2020年8月1日,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江南大学作为项目主体的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江苏大运河文化创新性展示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在无锡花园大酒店正式开班。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江南文化研究院院长、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朱庆葆为开班仪式致辞,并作为首个培训教师为学员带来精彩课程。来自全省十三个地市的高校及文化、艺术、计算机科学等不同行业背景中选录的30名学员齐聚无锡,共同就大运河文化内涵及人工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展示等领域进行为期30天的集中培训,项目注重培养一批具有”文化艺术+创新科技“跨界思维及落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阵容庞大,40位专家组团授课
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培训质量,项目授课老师进行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和讨论,对培养内容进行了反复甄选,对项目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时间等都做好了充分的计划与准备。来自全国40位高校教师和专家教授组成的授课团队,覆盖了文化历史研究、大运河专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数字媒体展示研究、跨域设计思维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各领域专家,并且除了研究内容,均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跨界研究与实践的前沿经验。
240学时深度课程,保障培训质量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培训内容细分为基础课程版块、扩展课程版块、实践课程版块,共240学时。其中,第一阶段“大运河文化与重点遗产内涵解读”共40学时,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数字媒体展示手段”共32学时,第三阶段“人工智能数字媒体传播手段”共60学时,第四阶段实践课程共108学时。除了学时课程内容的保障,江南大学设计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二,设计学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十年来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跨界融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艺工交叉的经验,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也具备一批既有科研能力又有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同时江苏省媒体设计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也为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平台保障。
目标明确,针对学员培养
为了培养运河文化创新性展示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与设计人才,针对学员能力培养将主要围绕四个目标:目标一:链接艺术与设计人才的艺术表达能力与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逻辑与生成能力,提升学员跨学科交叉表现的综合素质;目标二:链接江苏大运河区域内两大文化高地的历史文化研究能力与设计、艺术表达学科的专业表现能力,培训学员的在“在地”文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表达深度和广度;目标三:链接江苏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目的与“艺术-科技-传播”手段,培训学员利用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科学与设计、艺术思路的结合,在“利用”好文化遗产的同时,传播保护与传承的概念,提高大众保护传承的意识,真正达到文化入人心的效果;目标四:累积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针对江苏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展览的跨界作品,带动文化的艺术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
紧贴时代特色,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如何创新式地讲运河故事,并通过新媒体,移动新媒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是运河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的重要思想。本次培训不仅培养的是智能艺术与设计行业中的文化专项人才,也是文化展示与保护方向的跨界整合人才。
项目负责人章洁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强调,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项目培养的相关人才正是运用最新的艺术科技融合手段在文化保护、展示领域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通过作品与大众的接触以及未来在沿运河地区的展示过程中,进一步影响大众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培训主办方希望学员得以完成从单一背景人才到复合型,主题型人才的转变,在表现能力、文化专题、未来发展等方面均能得到积累与提升,也能在未来的行业应用或专业教育中形成后续影响力。同时,江苏大运河文化从成果方面得以积累一批具有先验性的主题展示作品;从人才方面为大运河文化的多元化,多媒介传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从发展方面将跨界创新模式形成推动力量,把文化-科技-艺术-设计的融合做到深处。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江南文化研究院院长、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朱庆葆致辞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邱建平为教师团队代表颁布客座教师聘书
项目负责人章洁介绍项目情况
开班现场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