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至23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筑梦乡土研习社”社会实践团怀揣着青春理想与社会担当,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开展了一场以“流动博物馆文物科普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专项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的线上线下双渠道调研,团队决定以博物馆科普课堂为主要阵地开展活动,辅以流动博物馆展览、传统文化体验、地方IP设计等,多渠道助力乡村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以设计之力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茶园探索,设计赋能
来到昭平县的第一天,团队成员在“乡里缘”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化钠的带领下,参观了有机茶叶加工厂,学习了杀青、揉捻、晒青等茶叶制作工艺,参观了茶山,深入了解了茶叶生产的全链条流程。随着夜幕降临,团队成员走进“岭南第一古镇”黄姚古镇。古镇的每一处古宅、每一条小巷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后续工作开展中,团队以昭平茶文化和此次体验活动为基础,设计了昭平专属茶文化IP形象——平平,寓意平安康乐,共创美好家园。
二、文博科普,教育先行
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筑梦乡土研习社”社会实践团带着满腔热情与希望,抵达昭平县逸夫小学,搭建起一座连接知识与实践、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桥梁。8月19日起,团队以夏令营的形式,为昭平县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课程设计分为基础课程、艺术特色课程、博物馆精品课程三部分。基础课程包含:红色文化课程、英语辅导课程以及地理之美课程。艺术特色课程包含:创意剪纸课程、泥塑课程、书法课程以及拓印课程。博物馆精品课程包含:考古科学课、博物馆科普课程。在课堂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与拓印、考古、广西文化等来一个“亲密接触”。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三、结营展览,绽放风华
8月23日,持续5日的筑梦夏令营之旅落下帷幕。为了展示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巩固夏令营知识,团队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特别的展览——《在昭平遇见古今》。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华彩万象”博物馆文物展、“风韵乡土”昭平风俗摄影展以及“艺梦同汇”营员手工作品展。在展览的末尾,团队还准备了文创义卖集市,等待着孩子们的光顾,义卖收入拟在后期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牵手,体验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展览结束后,孩子们还进行了一场文艺汇演。在阵阵悠扬的歌声中,此次夏令营圆满结束!
四、支教感悟,双向影响
夏令营虽已结束,但支教老师们的心中却满载着感悟与收获。朱哲涵同学表示,这次活动对他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与挑战,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收获了伙伴们的支持与帮助。高原同学引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感慨支教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更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分享。其表示,在支教过程中,不仅给孩子们传授了知识,也从他们的反馈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林晓榕同学则深感支教责任重大,面对纯真的孩子们,她尽力传授所知,尽管支教时间有限,但她的心灵却因此而富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号召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实现乡村振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贯彻与落实,也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目标与理想。筑梦乡土研习社“桂韵风采”实团队,以创新精神开创特色流动博物馆科教项目,以设计之力赋能昭平茶文化,用青春践行“乡村振兴有我”的使命!“筑梦乡土研习社”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昭平的青春之歌为序曲,谱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恢宏乐章。
实践团合影
实践团茶园探索
实践团支教
实践团展览
实践团媒体报道